设为首页 | 在线留言 | 工作人员 | 联系我们
 
 
光明书画网 >书法名家
常平安书法艺术
    发布时间:2013/6/17 点击次数:7649 【关闭窗口】

常平安简介

      常平安,笔名常安、逸人,号虚静斋主;少林寺居士,法号延境。河南新郑人。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为郑州航院讲师、《郑州晚报》记者、河南省书画院编辑部主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美与时代•美术学刊》杂志总编、河南卫视“华豫之门”书画鉴评专家、公共频道“翰墨缘”评论专家、河南工程大学客座教授、郑州航院兼职教授、安阳师院兼职教授。

常平安近影

常平安书法作品

中和气象——常平安的书法和学养

       豫中平原历史悠久,文脉深远,北宋汴京城的繁华,唐都洛阳的富庶,令人称快,而在这方圆不过百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郑国,即今天的河南新郑。《诗经》中记载的“郑风”便出于此。我很羡慕常平安,因为那里是他的故乡。初识常平安的人,很难想象这样一位身材高大、声音浑厚的北方汉子,竟然兼通书法、绘画、武术、音乐,而他更为艺术圈熟悉的身份,是文艺批评家。毕业于中文专业,自幼习武临池的成长道路和曲折的人生经历,锤炼出他迥异于一般学者的书剑气质:既有沉静内敛的修为,又具仗剑天涯的豪迈。他的文章,几乎写遍当代河南书画届的名手,但是他的书法,却因谦逊而乏人咨谈,今嘱拙笔为记,竟一时不知从何下手。以我之僻见,论及平安兄的书法,是不能不谈及学养的,而书法成就的高下,实与学养深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常平安的书法,因建立在踏实的临习基础上而自然纯正,这似乎并不特出,但是,在今天书法界普遍求新求异的潮流下,却显得难能可贵。对古圣先贤点画波挑的熟练,使他在下笔之际能游刃自如,对法度和规矩的了然清晰,使他在书写的过程中能化为己出,满纸云烟,随意舒卷;使转顿挫,流丽丰润。他的书风,没有奇崛崚嶒的意气挥洒,虽然他深谙武学之道的运气与发力;他的用笔,亦少见枯笔裂柴或萦丝缠连,即使他也曾在各种风格的碑帖中沉醉浸淫。没有陷于个人性情的恣肆,而是有法有度,直追古人风貌。常平安在参阅了大量的古今艺术家的作品后,更多的是站在“中和气象”的哲学高度来了悟书法,他的字,具有一种宁静而圆融的气场,适度的留白,营造出空灵明净的效果,中锋用笔的圆转凝练,仿佛骨肉停匀的唐代美人,孙过庭的细腻婉约和索靖的敦朴沉雄时隐时现。由于章草所独具的这种字形的高度提纯与布局的疏落平整,使未入门径的人看起来会觉得易学易得,但正因为它的这些特点,对书写者提出了极高的功力要求:“形质具矣,然后求性情,笔力足矣,然后求变化。”这就是说,要写好章草,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书写根底,还要进一步上升到“性情”和“变化”,而真正要领悟进而转化为自由役使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由《书谱》而《月仪》,由《月仪》而《平复》,常平安一脉相承的是柔中寓刚,温和敦厚的章草书风,而这种书风,也正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性:平和中正。
      从书法美学角度而论,披露锋芒者如瘦金书,奇崛旷伟者如爨宝子,都各有其鲜明的风格和特征,然而何以这些个性突出的书法佳作未能成为中国书法演变史中的主流呢?与西方艺术家追求凸显自我和挥洒情绪的表达方式不同,中国艺术的审美本质由宇宙阴阳的燮理化生发契,进而推演至文学,伦理和政治等诸多方面的自然观照与个体唔会的互动,这种互动,催生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主流意识形态,既追求生命与宇宙的高度和谐。由《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为发端的伦理观,由《易经》而肇始的哲学观,对文字形成的早期阶段有着深刻的影响,汉字本身形成的过程就是对阴阳平衡和表意象形的自我修正,以功用性而言,汉字在方便表达更加细微的描述和情感上逐渐分工繁密,同时,不同历史时期的书写特征也让汉字在整体美感上不断做出调整和变化,最终形成了兼具审美和表达功能的庞大而完整的一个体系。书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巨大的抽象艺术的发展史,在全世界已知文明中,恐怕也没有哪个民族能像我们一样如此热衷于美化自己的文字。在书风流变的过程中,章草在汉代就已经出现,由魏晋至唐代,名家巨手辈出。然而对书法整体美的追求,从更早期的青铜器铭文里就已经有所体现,那种如繁星般寥落璀璨的空灵布局,其章法与后来唐代的章草有着非常神似的关联,我们无法知道唐人是如何捕捉到这种神秘的远古气息的,可以肯定的是,那种深深铭刻在古代文人心中的书写遗风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代代相传,只有真正理解并心追手摩之人,才能涵泳其间,虽隔千年而不漏,历巨变而不移。常平安的最大优势便在于此,名牌大学的科班底子,让他在汉语言文学的积淀上有别于只书不学的写手,而对书法、美术、音乐等多学科的涉猎和在理论研究中练就的卓越眼光,使他能客观地梳理历史与当下,在各路学术思潮的风涌中屹于不变,从而站在一个旁观者的冷静角度,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艺术道路。他选择的正是最具包容和渗透力的浑融而大气的章草之路。
      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论“知识”篇有言:“能书者固绝真手,善鉴者甚罕真眼也。学书者,不可视之为易,不可视之为难,易则忽而怠心生,难则畏而止心起矣。鉴书者不可求之浅,不可求之深,浅则涉略泛观而不求其妙,深则吹毛索瘢而反过于谲矣。学书之法,考之往言,参之今论,无事再喙也。……气体充和,容止雍穆,厚德若虚愚,威重如山岳矣。”历代评论书法的文章,总是以拟人化的精神气度描述书法作品,讲章法布局,如排兵布阵,或如白水游鱼,讲点勒波挑更生发出千里阵云、悬崖勒马的宏大气象,这些看似玄而不实的评论,在今人的眼里也许多半是莫知所云,但对于长期实践的书家而言,恰恰是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托喻式描述,才能真正传达出书法艺术的精神风采。诚如项穆所言,知识是书法家必须具备的修养,但是他对知识的要求绝不简单:他把“能书”和“善鉴”并而列之,并且提出即使是鉴赏,也有耳鉴、目鉴、心鉴诸种级别,耳鉴者,只是图慕虚名收藏字画,目鉴者虽然有细琐考辨的能力,但却唯迹是求,只有能够用敏锐的感悟力和通达古今的博学涵养来审视作品的气息而不陷于吹毛求疵的鉴赏家,才能掌握书法艺术的真谛。在此基础上,参考古人文论书论,端正自己的学书态度,不骄不怠,由浅入深,以积学之功锤炼腕底笔力,以畅达的心胸铺陈章法,方能力透纸背而圆润平和,使转生动而不流于轻滑。正是善鉴与能书的双管齐下,使常平安的书写状态显得格外从容雍穆。
      化实为虚,动静相宜,含蓄内敛,刚柔相济,是常平安书法的主要特点。虚实,动静,刚柔,这些矛盾与对立的特性在艺术的高度统一下融合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其基本思想依然是阴阳相生的转化和平衡,具体而言,墨可当阴,白可当阳,但是在单独的字形内,粗硕的用笔为阳,纤细的用笔为阴,繁密的笔画为阳,简略的笔画为阴,重笔顿挫为阳,轻掠若无为阴,数不尽的阴阳关系,在每个笔画间翻转互化,交织叠映,既不可为琐碎的细节而放弃整体,又不能因追求平和而枯淡板结。就布局和气息而言,通篇章法里紧凑者为阳,疏落者为阴,聚散,顾盼,揖让,舒展,这些在书写平面上因组合关系而显现不同视觉效果的意象化符号,已经不是单纯的记录内容,而是对音律美的节奏再现,对万类众生抽象化的拟态解读。常平安圆熟的笔力,使他能在书写的过程中把握这种控制整体的节奏,从而将书法艺术的高级境界与其个人的书卷气息熔冶凝淬,臻于化境。
      常平安的书法,正如他书房的名字——虚静斋,灵动与寂寞蔓延在一片氤氲的暮春幽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白衣飘飘的山中逸士,听泉煮茗,啸傲山林。然而现实中的书法家,却忙于爬梳文稿,为人作嫁,在纷繁杂务中筚路蓝缕,利用偷闲时光才能开拓自己的一方书艺净土。由常平安主编的专业学术杂志《美术学刊》,每月一期,精美的印刷质量,坚守严肃的学术底线,使这部刊物越来越受到美术界的瞩目,全国各大高校教师的论文,各地书画家的艺评和图片,纷纷而来,充塞了他的所有时间和空间,我常常为他叹惋,这么辛苦却都是在为别人服务。然而他只是无奈的笑笑,既然做了,就要始终坚持做得最好。其实,以平安兄的才情和能力,我深信他能够说到做到,并且也坚信,以他的定力,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一定能够成就其心目中的至美境界。    (文/赵曼)

·润和出品 馈赠佳选 [2023/12/19]
·匠心与传承:中国当代书法... [2023/12/19]
·《人物会客厅》聚焦中原文... [2023/12/19]
·石治国书画家——墨法精微... [2023/12/19]
·聂中东第十五次书法作品展 [2023/12/19]
·2016年第一期润和品酒... [2016/1/14]
·南景黎先生于2015年9... [2015/9/6]
·河南内蒙古商会首届选举大... [2014/10/30]
 
新华网 光明书画网 雅虎 百度 中国美术家协会网 中国书法家协会网 中国文联网 检察风云中原网 中国新闻网 联合书画网 大河书画网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在线留言 | 网站管理 | 工作人员 | 联系我们
光明书画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10206094号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24号润华商务花园A座230室
  电话:18037155688     邮箱:wssm999@163.com

我要啦免费统计

微信营销 墙板河南省南阳宾馆